褚士瑩逍遙遊褚士瑩逍遙遊  多背一公斤的公益創業連續兩個禮拜電子報沒有上稿成功,只能怪我在南太平洋,衛星不大可靠,明明就有上傳啊!既然生米已經煮成熟飯,這一期就一口氣多讀一些吧!五年前我首先把多背一公斤介紹到台灣來,最近多背一公斤的創始人安豬,在香港出版了一本關於公益創業的書,我正在努力促成台灣的出版社能夠也在本地出版,在這之前呢,就讓安豬現身說法,先分享一下他的公益創業經驗吧! 首先是安豬的話: 首先介紹一下我的名字:“安”是房子裡頭有女人當家,“豬”呢,以古人的思維來說,房子裡頭有了這種動物,就是一個家了,這種可以安家的動物,古代叫「豕」,現代話就是“豬”囉!從事公益旅行四海為家的我(我的本名是余志海,也就是:我志在四方的意思),若把一個女人拴在家裡,反而會良心不安,所以我還是「安心做豬」就好唄!我是中國倡議公益旅遊的組織“多背一公斤”的發起人,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公益創業的經歷。-----------------------------------------------------------------------「公益創業」是一個新興領域,我是一個實踐者。在網站上,看到許多人都期望聽到我的實踐經歷,所以我把自己這幾年公益創業歷程和總結出來的幾個步驟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通過我的經驗來更容易了解,怎麼去進行一個公益創業。 公益房屋貸款創業第一步,就是發現一個社會問題,但這個社會問題並不是很隨意的、任意選擇什麼樣的問題都可以,這個社會問題必須和你的個人經歷、經驗和興趣是要緊密聯繫的,這個感覺有點像談戀愛一樣,雖然好女孩很多,但是你喜歡的、你娶的就只是那一個,也就是最適合你的人。回到公益創業上,就是你所做的事情一定是你最喜歡做的,也最擅長去做的,這樣才可能把事情做好。 我所做的公益創業項目,就是跟我自己個人的愛好密切相關。 我非常喜歡旅行,自己經常一個人背包到全國各地旅行,從廣西的龍勝,到雲南的德欽,梅里雪山,雲南羅平都有我的足跡。在旅行的過程中,除了能夠看到非常漂亮的風景外,也同時看到當地的教育情況非常落後,很多破爛的校舍,還有當地的小朋友,他們的生活狀況和教育狀況,不是都市人能夠想像的。我在07年的時候,在雲南徒步旅行時遇到兩個小女孩,她們很開心也很漂亮,但是他們的腳下卻沒有鞋子可穿。 另一次我在貴州碰到的一個苗族的小女孩,非常漂亮,非常可愛,我在村子住了三天跟她聊了兩天,最後給她拍照的時候,她就拿起一個風箏,擺在自己面前,小女孩長的很漂亮,但是她為什麼要拿一個風箏遮住自己呢?我猜,是因為她的衣服非常髒,跟我在一起的那幾天,她都穿同一件衣服,全年也就兩套衣服,一套是冬天的,另外一套就是平時,春、夏、秋穿裝潢的服裝。我給她拍照的時候,她不好意思把那個很髒的衣服露出來,於是就把風箏放在前面。還有另一個也是貴州的小女孩,當時她才五歲,還是讀學前班,我在教室的後面拍她,她回過頭來看我,也是非常可愛的一個小女孩,但是細看她的皮膚不是特別好,因為當地的衛生環境比較糟糕,她手上都長了癬。 就是在這樣的個人經歷中,通過旅行發現,原來在旅途中我所經歷的、所路過的這些鄉村、這些學校、這些小孩子們,他們是非常需要外界的關注和幫助的,這就是我個人所碰到的、我所面對的一個社會問題。 確定社會問題後,下一步就是提出一個創新的解決辦法。 為什麼要去創新呢?我很強調創新這一點,因為對一個創業者來說,不管是商業創業還是公益創業,你的創業要能成立,必須要有一個更好的辦法,能解決你所面對的問題,這個問題可能是新問題,也可能是老問題。創業要解決問題的方法應該不是以前有人用過的方法,因為以前有人用過的方法已經是舊方法,但顯然既有的方法不能夠處理既存的問題,所以問題還在,又讓我給遇上了。社會上需要找到的新方法,必須是更有效,或者有更低的成本,或者是更有效率,或者是更有效果,所以要有一個創新的方法。當時我想的一個方法就是把公益和旅行結合在一起。 為什麼叫“多背一公斤”?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方法呢? 當時我想到,我所看到的這些房屋出租鄉村,所看到的這些情況,實際上絕對不是個別的情況,不是一所、兩所,不是只有我所走過的這幾個學校,它是廣泛存在的,實際上只要簡單地在網絡Google或者是百度上搜索一下,就會發現,現在中國的農村有6000萬的鄉村兒童,這個數量是龐大的,而且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學校位於貧困地區,這些人群對教育的需求,第一是非常龐大的,第二因為地域的遼闊,它的分布非常廣泛,如果單憑我們個人的能力,或者是靠我們一個小團隊,實際上是沒有辦法真正解決問題的,所以當時我就想,是不是可以有一個方法能夠讓社會大眾都參與進來,讓每個人去發揮力量,於是就想到了這樣一個群體:就是所有喜歡旅行的人。 就我個人的經驗,我身邊的朋友,像我這樣的同齡人,包括比我年輕的,像1980後、1990後出生的年輕一代都很喜歡旅行,這個群體是很龐大的。也託了Google和百度之福,這些數據都能搜出來,2004年當時的數據是每年中國鄉村旅行者的人次超過3億人次,現在是超過5億人次,這個數量非常龐大的,於是在這兩個數字的之間就產生了一種新的解決方法:就是讓這3億人次的旅行者去為這6000萬的鄉村兒童提供服務,就是所謂的“多背一公斤”,用這種簡單的方式,讓每人在旅行的時候,背上一些圖書或者文具,帶給鄉村的小朋友。這是我最初在04年旅行過程中形成的一個最初的想法,就是當時所謂比591較新的模式或者說比較新的方法。 接下來的第三步是要盡快開始去行動,去測試自己的方法,然後根據測試的結果不斷地進行調整。我在2004年的4月份提出多背一公斤的想法,在2004年的4、5、6、7月份和很多朋友進行了一些交流和討論,這些討論也記錄到了我們的博客上面。有興趣的人,可以上網查看一下當時是怎麼討論的。之後到了04年的8月份到10月份左右,我就開始進行了一些實地的走訪和調研。記得04年那時候我正好辭了職,我經常在辭職後、找新工作之前去旅行。2004年8月份去了廣西和貴州,廣西陽朔、桂林、龍勝然後黔東南一直到凱里這樣一條線路,沿途就和當地一些志願者還有當地一些老師進行交流,我慢慢就發現中國的鄉村教育,一個需求的真實情況,當時我在城市裡可能考慮得更多的是,當地真的很貧窮,所以他們需要一些鉛筆、本子這樣一些物資,但是當我跟鄉村的這些老師面對面交流時發現,其實鄉村的同學更需要的是外界的信息和知識,這也是造成教育不平等的一個很重要的根源。 這趟調研回來後,就慢慢地把我們“多背一公斤”的活動從最初的圖書和文具這樣的一個物資的傳遞,把重點變成了一個強調交流的活動,因為我們覺得對於旅行者一個獨特的、最難得的機會就是你可以到達鄉村,可以和小朋友進行面對面的交流,這是你在城市裡面參與這樣的活動不能做到的。所以就把結婚我們整個流程變成了一個,傳遞、交流和分享的過程。 所謂“傳遞”,我們最初的含義和想法就是運送物資,“交流”就是把物資帶到學校的同時也花點時間跟小朋友們進行互動和交流,不管是遊戲還是活動,讓他們了解一些外界的信息和知識,最後一步“分享”就是做完這些活動以後,把所收集到的信息,經驗,數據,還有活動體會,通過網路把它分享出來,讓更多的人知道,這樣的話就有機會得到更多人的認識,也會有更多人去參與到這個活動裡面來,這就是我們通過一個行動,然後不斷的測試調整,慢慢地形成一套比較完善的行動流程,這個行動主要是針對我們個人的行為者,也就是我們的志願者。 我們走得挺慢的,2004年提出傳遞、交流、分享,最終的定型是在2005年的下半年10月、11月左右,用了一年半的時間。再往下,就開始考慮規模化的一個階段,就是如何從個人行動讓它產生一些真正大的效應,能夠真正去改善鄉村的教育。在規模化裡面我們會考慮兩點,就是如何做得更廣和更深。 所謂更廣,就是如何去服務更多的學校,讓更多人參與進來,因為一個人或幾十個人只能服務一所學校和幾所學校,那麼中國像這樣的學校就有40萬所,就需要我們的設計出一種方式讓城市的志願者能夠服務更多的學校,並且他們的這種服務可以自我持續,可以自我管理的。 所謂更深,就是反省到,作為一個旅行者襯衫,在整個活動過程中,能帶給鄉村學校的東西是很少很少的,可能就是很少的物資和短時間的交流和互動,那麼有沒有辦法通過這樣的行動可以引發更多的行為,通過這種渠道和方法建立的信任和獲得的信息,能夠在將來為學校提供更多、更深的服務。這就是規模化階段需要我們思考、探討的問題。 最近兩三年我們一直在做這個工作,主要分為三部分:信息、組織、流程。 “信息”指的是我們網站上的學校信息,比如說有一萬所學校,我們能不能把這個信息非常清晰地呈現出來,並且可以方便地讓我們的志願者和用戶自己能夠去編輯,去管理,去搜索,這是第一個我們要解決的問題。現在我們是建立的一個公益社區,它的網址是1kg.org。我們現在總共在做八百多所學校,每個學校都會有同樣的頁面,在學校頁面上會有很基本的、詳細的信息,包括基本信息,交通信息,學校需求,還有如何聯繫的一些信息,旁邊會有地圖,上面會有學校的照片,還有我們一些用戶的參與和分享。通過這些信息的整理,當每個用戶或者志願者要去旅行的時候,就可以很方便地在我們的網站上搜索到要去的一個地方,比如說你要去麗江,可以知道它的周邊有多少學校,這些學校需要什麼東西,它們的距離、位置在哪裡,那麼這樣你就可以自己去安排行程,這就是我們在做的對信息的梳理。 第二個是組織。組織我覺得是我們最大的一禮服個挑戰,因為傳統的基本組織方式是自上而下的,自上而下的好處就是它的管理非常清晰、容易控制的,但是它的問題就是會產生大量的管理成本,而且沒有辦法去管理大量的學校、大量的服務群體,也就是說如果你只有幾十所學校去服務的話,可能用傳統的模式是可以管理的,設置一個總部,然後分部,然後往下一層一層的下設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想像一下,當學校的數量達到1000所、10000所的時候,通過傳統方式管理就會很困難,因為整個信息流、整個流程都是由最頂端發出的,頂端的人的工作負荷就會很大,最終會超越它的負載能力而導致整個組織的崩潰。所以我們現在採取的是種顛倒的方式,是自下而上的,讓每個人自己去管理學校,我們設立了學校大使這樣一個角色。每個旅行者來到這個學校,他就是這個學校的學校大使,就可以為這個學校提供服務,一公斤專職團隊則是提供他一些外部資源的支持。這樣一來,管理就成為他自己的事,而不是“多背一公斤”讓他做的事情。他不需要別人去發什麼指令,像什麼:你今天去學校看看,明天去給學校籌集什麼物資等等,他自己在做他自己想做、樂意的事,學校需要什麼他就可以到學校去做,這就是我們採取的自下而上的組織形式,我們已經推行了大概有半年的時間,效果非常好。 流程主要是讓整個的公益管理變得透明。現在基本的流程是三個步驟,資源買屋的發布、申請和執行反饋,整個流程都是由我們的學校大使共來完成的,當有資源進入的時候,我們就會在社區裡發布一個活動,發布這樣一個資源的申請,學校的大使他就可以為自己學校去申請這些資源,並且他可以根據項目的要求,進行反饋,反饋完了之後,我們就可以給他一個評估。這個有點像中國的淘寶網站一樣,一個買家一個賣家,交易成功之後會有一個互相的評分,那麼這個評分完全遵照這個執行者就是大使的信用,執行得好的,他的分數就會越高,將來就會更容易獲得更多的資源,這樣我們就把整個公益的管理和執行交給社區的用戶去做,而我們整個團隊就可以把精力放在社區後台的開發和外部資源的獲取等方面,整個過程中大家各司其職。 我們一再地強調這一點,一公斤的專職團隊絕對不會去做志願者做可以做的事情,我們做志願者做不來的事情,我們幫志願者去更好地完成他們的工作。 我們目前的成果從數字來看,網站服務超過800所學校,接近900所,每個月會有三、四十個全部是由用戶自發組織的公益活動,所有的活動都可以在我們一公斤的網站上看到,這就是目前的一個成果。 最後一點,是要有耐心。我覺得對公益創業者來說,很多事情只能是自己盡力而為,但是能不能做成功不是由你個人或者團隊決定的。那麼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耐心地去等待,特別是在外部的環境上,整個公益創業房屋買賣還在一個起步階段,它還需要一段時間的歷練和發展,那麼公益創業者作為這個行業的先鋒,實際上會承受更多的壓力。這個時候,再努力也不能保證一定能達到你想達到的結果,所以對於創業者來說,最重要是把心態放平,學會等待,盡量做好自己的事情。 我剛剛看了一本書本叫做《異類》,得到一個很有趣的結論是:任何一個行業的人想要成功,至少要在這個行業裡投入一萬個小時,不管你是彈鋼琴的還是寫程式的、或是打羽毛球、乒乓球的都一樣。一萬個小時有多長呢?如果每天四個小時訓練的話,那麼一年大概是一千個小時,一萬個小時就是十年,也就是說一個人做任何事情,想做好,就要做好十年的準備,能夠持續做十年也許能成功,但是不做十年,肯定成功不了。 多背一公斤從一開始到現在,也就是五年多一點時間,所以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所以也可以比較輕鬆看待,因為路還長,不急著在最近兩年一定做到多少的成果,NGO是條要慢慢地走的路。 最後我再次強調總結出的「公益創業」五部曲:第一:發現一個新的問題;第二:要提出一個獨特的創新的解決方法;第三:盡快地行動去測試和不斷的調整;第四:考慮規模化的問題;第五:就是要把心態放鬆,要有耐心!


.msgcontent .wsharing ul li { text-indent: 0; }



分享

Facebook
Plurk
房屋出租YAHOO!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y69ryvn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